3月21日,“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于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展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态各异,颇富新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中华文明悠久的音乐历史。展厅内,除了观众耳熟能详的贾湖骨笛、古琴、编钟之外,还有一些颇为小众的音乐文物,也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相关资料图)
瓷光乐韵:枕上的音乐史
此次展览选用了数量可观的瓷质地音乐文物,其中的瓷枕尤其引人注目,可谓每一个都别具韵味。为何瓷枕会与音乐结缘?莫非是古人对音乐的喜爱已经到了生死都要其随之入梦的境地?抑或在古人眼中,音乐本就与生活不可分割?
宋金时期,瓷枕最为盛行,它早已从一开始的陪葬冥器变为人们日常起居的心头好。此次展出的几个瓷枕中,最华丽的是一件色彩斑斓的北宋三彩听琴图枕,瓷枕周身以淡雅清新的绿色为基调,一幅《园林听琴图》跃然其上。周围的环境绿意盎然,两位雅士坐于精美的毡毯之上。画面右侧的文人潇洒抚琴,左侧的听者像是被这高远不俗的琴声深深吸引,正听得入神。身后的两位侍童,一位正在精心烹茶,另一位插手而立,恭敬的神情显示出对琴声的神往。琴韵、茶香、园林,和谐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瓷枕四角,画有四个童子的形象,童子或玩傀儡,或跃跃欲试准备钓鱼,或戏耍莲叶,十分天真可爱。方寸瓷枕上,高人雅士的生活之趣与无邪的童趣完美结合,正是宋代风雅韵致与人间烟火并蒂共生的真实写照。
除去这只色彩斑斓、光彩照人的瓷枕,还有一只白釉黑彩的大石调瓷枕,将一首宋代词调写于枕上,并着重标出其调高——大石调。“大石调”是隋唐时产生,宋代广泛运用在词调音乐上的宫调调名,是俗乐二十八调中的一调。在《新唐书·礼乐志》、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宋代王溥《唐会要》、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宋代蔡元定《燕乐本原辨证》等文献著作中均有记载。大石调属于商调系统,后又称大食调,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这种宫调体系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变,历经宋元的盛行、明清的重构,至今仍然能在很多传统音乐中看到其身影的延续。而这只淡雅的瓷枕,就是这段重要音乐历史的载体与真实写照。宋人爱好在瓷枕上书写诗词歌赋等内容,简简单单一方瓷枕,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
乐隐于市:童玩小埙的烟火气
展览中的宋代音乐部分,一组童玩小埙意趣盎然。
埙,是远古时期产生的乐器。一开始,它是一种用陶土制作的圆形或橄榄形的吹奏乐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过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橄榄形陶埙,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也有陶埙的身影,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先民对其广泛的喜爱。随着历史的发展,埙更被归类于我国特有的“八音”乐器分类法当中,作为“土”部的代表性乐器记录于庙堂之上。
时至宋代,埙已融入民间百姓生活,成为宋代儿童们喜爱的乐器,同时也是他们的玩具。这组童玩小埙,形态各异,有的是又萌又凶的小怪兽,有的是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每一件都小巧而鲜活,很容易想象得到在宋代充满意趣与烟火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个午后,孩子们纷纷从怀中掏出自己的小埙,去和小伙伴赛一赛,看看谁的埙更可爱,听听谁吹得更好听。
这样有趣又精致的小玩具,在哪里能买得到呢?我想,如果在宋代,那么这件事一点都不用担心。交给万能的货郎!宋画中的《货郎图》告诉我们,货郎会从他那个移动的小货架上变戏法一样变出各种小玩意来:风筝、风车、木剑、各色拨浪鼓……
宋代的市民生活是活跃的,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宋代多彩的市民音乐活动,从这些有趣、精致、便携的小埙便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还有轻快雅致的拍板、律动十足的小鼓,性格多样的各色笛子、三弦、葫芦琴、嵇琴等,不胜枚举。就连那清脆嘹亮的货郎叫卖调,也在无数货郎的走街串巷中日臻完美,从而发展成一种叫做“货郎儿”的音乐形式。
“货郎儿”这种音乐形式既深入人心又朗朗上口,人气相当高。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风流倜傥多才多艺的燕青就长于此艺,书中写道:“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拍板一打,货郎儿一唱,欢乐油然而生,就是这么简单。
细细想来,汉字真的是非常奇妙,音乐的“乐”字,同时也是快乐的“乐”字。乐器表达着音乐,同时也承载着快乐、记录着生活。时间久了,快乐和生活,就成为了人类最宝贵的历史。
古乐今存:轧筝的前世今生
这次展览中,我还邂逅了个人非常喜爱的一件乐器,那就是轧筝。
轧筝的模样有些奇特,应用的场合现在也不多,但这样一件小众乐器,它的故事却能撑得起半部中国古代音乐史。
《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唐代诗人皎然、杜牧、刘禹锡等均有诗作中专门提到了轧筝。宋陈旸《乐书》曰:“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并在书中附手绘轧筝图一幅,除了琴体外还绘制了一个“L”形的擦拉琴弦的“竹片”。宋代曾三异《同话录》曰:“世俗有乐器,小而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秦”。因此,“轧筝”自宋以来就被称为“秦”,直到明末其仍被称为“秦”。明代莆田文人姚旅《露书》载:“秦形似筝,筝十四弦,秦九弦。筝长今尺五尺,秦三尺五寸,以文梓为之。俗云‘筑也’。但筑旧云:‘以竹击之’。今用桃枝擦松香,以右手锯之稍似击形耳”。到了清代,“轧筝”称谓又重新出现于史料中。《清史稿》载:“轧筝,似筝而小,刳桐为质,十弦,前后有梁,梁内弦长一尺六寸一分八厘,各设柱,以木杆轧之”。
由此可见,轧筝是自唐代以来一直活跃于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乐器,其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很多存世绘画作品中也能觅得其身影,如南宋佚名的画作《万花春睡图》,以及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中展出的清代佚名所绘绢本设色《清人文会图卷》。轧筝虽名为“筝”,实际却是擦弦乐器,演奏方法是竖抱于胸前,手托着琴头,琴尾搭在肩上,执琴弓拉弦演奏,十分独特。轧筝曾一度失传,经复原后,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民间音乐中看到它活跃的身影。
轧筝这件乐器的展出具有特殊意义。时至唐代,中国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擦弦乐器均已出现,四类集齐,展示出我国古代音乐的长足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史如同一条浩浩汤汤的河流,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看展览,长知识,这些平日里并不出名的音乐展品,带给我们的是新的体验与获得新知识的兴奋。而作为历史的音乐文物,也将被重新赋予生命与声音。(作者工作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流程编辑:U016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