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风飙道阻,蓬莱自有可到之期——来自东瀛的四件丹青精粹丨中国嘉德2023春拍

2023-05-07 07:06:24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分享到:
暌违三载,在樱花烂漫的时节,春拍征集的脚步再次登陆东瀛。新老朋友终于又可以晤言一室之内,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可谓快然自足!此季,恰逢中国嘉德三十周年庆典,幸赖藏家不吝,使得此番东瀛之行斩获颇丰。其中有四件佳构得自同一藏家,辑于中国古代书画夜场:王铎《草书李颀诗〈晚归故园〉》、傅山《草书〈论文二首之一〉》、朱耷《行书〈大江东去帖〉题跋》、罗聘《月中仙子图》,件件令人拍案叫绝,且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在此与诸君共赏之。

不极势而势若不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铎 1592-1652 草书李颀诗《晚归故园》 立轴 水墨绫本 256×52.5 cm 题识: 李颀《晚归故园》。王铎为士衡词丈。 钤印: 崝嵘王铎、南华轩(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铎》26印,第122页) 释文: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鉴藏印: 彰察盦收藏印、米彰洋书画记、景苏室 签条: 王觉斯先生草书五律条屏。 钤印:憙斋、芳凤 出版: 1.《王铎の书法》(条幅篇)村上三岛编,74-77页,图16,日本二玄社,1979年2月初版,2003年7月再版。 2.《王铎书法展纪念册》91-94页,河南博物馆、三越百货店,1982年。 3.《王铎墨迹大观》,胡传海编,160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 4.《书の宇宙18》,石川九杨,32页,二玄社,1999年3月。 5.《王铎书法全集3》,黄思源主编,772-773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 6.《王铎书法全集一》,黄思源主编,772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 7.《王铎诗文手迹鉴赏》杨宪金编,89页,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 8.《米芾行书技法43例》,张传进著,130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 9.《董其昌行书技法40例》,张青著,132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12月。 10.《王铎书法类编·行书立轴4》26页,杨惠东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 11.《王铎书法精品集》,董宏伟主编,75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 展览: 王铎书法展河南省博物馆,郑州,1982年10月9日-20日;三越百货店,大阪,1982年11月9日-14日。 部分出版物书影 王铎三十岁就中进士,并任职翰林院,青年得志,仕途顺畅,当年颇有报国壮志,然明亡不久即投身清廷,遂为时人所诮。但他在书道的继承与革新上则始终如一,豪迈气概贯穿一生。 王铎《草书李颀诗〈晚归故园〉》,磊落浩荡,苍郁雄畅,如野鹤凌宵,时翘双翼;如骏马驰坂,迅下四蹄。乍见之而骇其出乎法外,熟玩之而服其范于矩中。凡其险绝之笔,皆其神到之处。觉斯运笔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 唐代隐逸诗人李颀,诗风雄浑、豪放、悲凉。这首《晚归故园》,描写了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在日暮里返归东园,眼见荒郊里的柴扉、田园中的庄稼。诗人索性倚杖看秋山烂漫,听秋叶飘落,望秋云覆谷,赏秋阳返照。诗文末句“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道出诗人追求恬静淡泊,体味清风滋味的人生感悟,一缕秋风拂过,带走一切世俗杂念。这样的诗境,大概恰好与王铎彼时的心境相契合。 起笔的“荆”字,运用篆籀笔法,落笔收笔极圆,行笔圆转,笔笔中锋;而第二个字“扉”,从长撇便开始了侧锋和字形的欹侧,中锋与侧锋、圆笔与尖笔的对比,稳定与非稳定的对比,润与枯的对比,不时地出现在字里行间;而不稳定的章法,贯穿了始终,似乎暗示着王铎内心同样的不稳定感。 通览全幅,不难发现“涨墨”在适时地、有节奏地出现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王铎以润笔或者掺水的墨对点画有意进行渗晕,或使线条之间互相合并,或使笔触与渗晕交叉以丰富层次,使墨色的变化强烈,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笔墨趣味。“涨墨”又使局部的点线溶于一处,形成块面体积。增加线条运动中的律动感,仿佛是乐曲的重鼓重锤,铿锵有力。仔细品味,王铎的“涨墨”还在于它的虚灵透澈,绝不是死墨堆积。 幅中钤有王铎的二方印:崝嵘王铎、南华轩。王铎著《拟山园选集卷之四十二》中有《崝嵘山房记》:“筑始于丁丑(1637年)之秋,买其山,去津城二里。筑南为南华轩;西为羽衣舍,其上为范少伯、张子房祠;东为崝嵘山房,列棐几,陈韩柳两汉先秦三代书;东北山为白衣大士洞;缘崖而止,上为觉海寺。初卜基无龙工,鸟工尚未构也。西北山为天人洞,塑三教至人。余朝夕游息其中!”可见,“崝嵘山房”和“南华轩”都是王铎在孟津城外所建“拟山园”中的斋号。王铎曾有《崝嵘山涧南华轩》、《崝嵘山房与诸亲友登其峰》等诗,均提到“崝嵘山”。王铎在49岁时已经开始使用“崝嵘王铎”印章,仕清后,亦用“崝嵘云房”印章。“南华轩”印章并不常见。 从书风与诗意来看,此幅已是王铎晚年之作。这时他已从浸淫晋人泛滥唐宋而又卓然自立为一个划时代的书道大家。此轴得颜鲁公之宽博沉雄,复兼米南宫之跌宕纵横,用笔稍缓,力敌千钧,而结体点划,以及轻重徐疾、疏密映带无不用心,既不失气势之磅礴,又不失笔意墨法的精到。往昔如熊奔虎突,崩云裂石的狂勃气概,似乎并没有出现在他的笔端。而是字字沉雄朴厚,稳重老健,结体仍时露险绝,然气沉力酣,笔笔都如刀砍斧凿般的入木三分,字与字不甚相连,但气脉雄畅,诚如马宗霍所云:“不极势而势若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沉着痛快,是为极境。兼之绫色油黄,墨光浮现,有精气溢出,是可赏可藏的珍品。

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傅山1607-1681 草书《论文二首之一》 立轴 水墨绫本 219×49.5 cm 题识: 傅山。 释文: 长江恬静浪,峭壁起浓云。万籁知谁怒,希声有自闻。高才当经纬,浩气与轮囷。无始文坛业,庄生策上勳。 盒内题跋,款署: 右昭代名人尺牍小传。素轩居士观并题。 钤印:野素、素轩 出版: 《傅山の书法》山内観編,第112-115页,二玄社,1994年4月初版。 著录: 1.《霜红龛集》九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傅山全书》第1册,19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部分出版物书影 傅山,明末遗民,学问富赡,风骨凛然,崇尚气节而又任侠好义,足称清初第一流人。尤工书,大小篆、隶无不精,而行草更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傅山尤以草书成就最著,笔势飞动,肆意挥洒,如磐根老藤,圆转似游龙,雄奇宕逸,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震撼力。在纤弱书风占据主流的时代,傅山倡导“书如其人”“人奇字古”,主张正本溯源,直追先秦汉魏古风。 傅山《草书〈论文二首之一〉》,此轴作大草,有风落雷转、一气呵成之妙。《霜红龛集》收录此诗,文字略有不同。“长江恬静浪(练),峭壁起浓云。万籁知谁怒,希声有自闻。高才当经纬(空结构),浩气与轮囷。无始文坛业,庄生策上勳。傅山。”作为“誓不仕清”的“朱衣道人”,他把对清廷统治者的愤怒和仇恨诉诸笔端,倾注在酣畅淋漓的草书作品中,饱蘸浓墨,恣意挥洒,盘龙舞虺,连绵不断,淋漓畅快,一气呵成。 傅山博览经史子集等儒家典籍,出家后,浸染佛道经要,颇受道家思想影响,曾言:“老夫学老庄者也,于世间诸仁义事实薄道之,即强言之,亦不能工。”傅山较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相比,思想、视野更为博杂,主张经、子不分,反对儒学道统,将诸子百家、经学及理学融于释道,在音韵学、金石学方面亦为精通,且尤重经世致用的变化之方。傅山的诗歌受其“经世致用”观点的影响,颇具思想性,现实性,写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古奥老拙,奇思逸趣。 此幅虽乱头粗服,而意态遒美,读其论书名言“宁拙毋巧”,“宁直率毋安排”可悟此轴之意趣。单个字显得欹侧不稳、起伏迭宕,然通幅观之,气韵生动,结构自然,字与字随势而安,行与行递相映带。草书本难于设险取势,更难于化险为夷,且易于飘浮,流于轻滑,而傅氏笔触沉着,无往不收,停当有致。幅末并没有署年款,也未钤印章,但据运笔和结体风格,当是傅山晚年臻于化境之作。 傅山晚年的书风以“二王”为依托更加挥洒淋漓,调和碑学的“阳刚之美”及帖学的柔美,圆熟地达到变化万端、无穷无尽的化境,开创了一代书风。傅山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的书学主张,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集中体现了傅山的自然美学思想。

钟王逐鹿定何如

此是人间未见书

朱耷 1626-1705

行书《大江东去帖》题跋

立轴 水墨纸本

乙酉(1705年)作

105×39 cm

题识: 乙酉夏日书。

钤印: 八大山人、何园、真赏(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朱耷》40、42、35印,269页)

释文: 铜将军,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固也。然其词跌宕感慨,有王处仲挝鼓意气,傍若无人者。黄鲁直书莽莽,亦自受其足相发磊块。时阅之,以当阮公数斗酒。

鉴藏印: 天泉阁

说明: 天泉阁是许姬传、许源来共用的斋号。许姬传(1900-1990)字闻武,号思潜。浙江海宁人,晚年定居北京。长期任中国剧协和梅兰芳剧团秘书,并致力于文物鉴赏和收藏,工书法,亦擅楹联。许姬传与弟许源来(1904-1979,字崇齐),二人皆喜鉴藏,与吴湖帆、张珩、韩慎先等南北大收藏家多有交往。许姬传一直对许源来呵护提携,故其某些藏品多归许源来“天泉阁”名下。许源来曾于1939年以天泉阁所藏历代名贤书画,展览于沪宁波同乡会。曾巩《局事帖》、曾纡《人事帖》上皆有“天泉阁”藏印。

朱耷是清初“四僧” 之一,隐居青云谱,善于书画,绘画以花鸟最为闻名,往往以水墨写意为主,落墨简洁、形象奇特,而书法早期受到唐代书家欧阳询的影响,后又开始专研董其昌的行草,晚年转习黄庭坚的夸张开阔;传世作品变化多样,中锋圆润,富有晋唐法度,在多方探索之后终形成独有风格,尤其是笔法上的变化更是无人能及。 朱耷纯书法作品,流传不多见,此件《行书〈大江东去帖〉题跋》,作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夏日,朱耷80岁,是年八月,他因风寒去世。此其极晚年之笔了,平淡天成,藏巧于拙,笔涩生朴,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去世前夕,朱耷的书法已登峰造极,草书不再怪伟,而是静穆纯朴,如他八十岁写的《行书程子四箴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记》帖)都有相同的气韵。朱耷书自二王神髓中来,精纯圆润,不落唐宋人以后窠臼。朱耷一反常态,简化了用笔的动作,任由笔毫做平面的运动,提按微弱到了极其隐含的地步。这样的追求确是需要些魄力,因为要冒着“单调”的风险。石涛曾有两句诗称赞朱耷 “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在用笔的追求上,朱耷确实是敢为人先的! 《钦定四库全书》卷十四《金石文考略》 此轴所书内容为王世贞(1526-1590)题写于《山谷书东坡大江东去帖》的一段题跋,王世贞撰《弇州四部稿》中,著录了此段题跋的内容。黄庭坚(山谷)此帖原为韩世能(1528-1598)所藏,今已下落不明。朱耷的祖父朱多炡,是晚明时期的一位诗人、画家,他与王世贞、文嘉等文人来往密切,或许朱耷曾经过眼山谷这件真迹,并抄录了王世贞的这段题跋,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幅中钤有三方朱耷的印章:八大山人、何园、真赏,是他生命最后十年的常用印。比如日本住友宽一藏《行书醉翁吟卷》作于1705年,亦钤有此三枚印章;值得注意的是,据江西美术出版社《八大山人全集》记载,朱耷使用这方“真赏”朱文印的时间,大概是1700年至1705年。本幅右下角,钤有一枚鉴藏印“天泉阁”,幅外有签条“八大山人行书真迹。天泉阁。”天泉阁是许姬传、许源来兄弟共用的斋号。

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

罗聘 1733-1799 月中仙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乾隆壬子(1792年)作 56×33.5 cm

题识: 月为天之阴,其神疑作女。兔秉阴之精,取象于乌主。窃药大乌逃,元霜捣玉杵。群言记有之,黄疸何足数。皓魄一炁合,清光无今古。冉冉度遥空,湛湛净玉宇。即谓有姮娥,抱兔亦可取。寄言观画者,慎勿恣媟侮。祭法重夜明,香灯盌下土。乾隆壬子中秋前三日,画此月中仙子,并题一诗,以供宾谷先生清品。两峰弟罗聘。

钤印: 罗聘、遯夫(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罗聘》28、16印,第1574页)

鉴藏印: 盱江曾氏珍藏金石书画印、顾斋藏、仲瑛以清俸买来之物、宝宋室、朗庵所藏、煜堂心赏、金寿斋珍藏、米彰洋书画记、景苏室

说明:

1.上款人曾燠;“盱江曾氏珍藏金石书画印”即曾燠家族藏印。曾燠(1759-1830),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曾廷澐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选庶吉士。官户部主事、军机章京、湖北按察使,后任两淮盐政。

2.旧藏者孙璞(1883-1953),字仲瑛,号阿瑛,别号太璞,室名顾斋、兰苕室,广东中山人。曾任孙中山秘书、广东阳春县县长、广东省长秘书、省公安局秘书代理局务、财政部和实业部法规委员会咨议科长等职。

3.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号朗庵、磊斋,室名宝宋室,台湾人。早岁留学日本,上世纪三十年代旅日经商。雅好文物,深于金石学,收藏颇丰。辑有《磊斋玺印选存》。

出版: 《水墨美术大系·第十一卷》(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日本:株式会讲谈社,1975年。

出版物书影 罗聘,祖籍安徽歙县,居扬州。幼年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自幼聪明勤奋,师从“扬州八怪”之金农,老师曾评价他“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虽然罗聘艺术成就很高,是“扬州画派”晚期扛鼎之人物,但是,命运多舛,终生以卖画为生。他一生曾三上北京与北方画坛交流,也与达官贵人交往,世人称之“鬼才”。 罗聘的仕女画传世不多,此幅《月中仙子图》画面极简,无任何背景,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位霓裳罗带,手抱玉兔的仙女侧面形象。大量的留白,简淡的笔触把形单影只、独自徘徊的嫦娥,表现得孤单、凄凉,简淡中却包含了无穷的意境。传说,嫦娥因偷吃了羿的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从此无法与家人相见。后来人们便在八月十五将圆月般的点心置于庭院,以寄托嫦娥对家人的思念,年年如是,遂成中秋节。 画幅右上的题诗,乃罗聘的自作诗,内容与画面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意境。末尾款署:“乾隆壬子中秋前三日,画此月中仙子,并题一诗,以供宾谷先生清品。两峰弟罗聘。”乾隆壬子(1792年),罗聘60岁,画此赠予曾燠(宾谷)。曾燠,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官至贵州巡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曾廷澐之子。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任两淮盐运使十余年,期间,于扬州幕府组织了繁复的文事活动,《邗上题襟集》及《续集》记录了曾燠与幕宾间的宴集、送别、消寒及观剧等。 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八年后,才得返回故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乾隆壬子(1792年),罗聘是在北京为曾燠创作的这幅《月中仙子图》,这一年,朝廷考核各官政绩,曾燠被定为一等,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次年(1793)升任两淮盐运使。所以,罗聘在中秋团圆节的前三日,创作了此诗此图,以寄托对友人曾燠的思念之情。从画幅左下角的印章“盱江曾氏珍藏金石书画印”可知,曾燠确实将此画藏入箧中。民国后,又经孙璞(藏印:顾斋藏、仲瑛以清俸买来之物)、林朗庵(藏印:宝宋室、朗庵所藏)等递藏,甚是宝贵。

滑动浏览更多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