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受益股”将在高基数和需求减退的影响下出现业绩下滑的预期已然在迈克生物兑现,且趋势难改;那么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研发和创新实力恢复增长乃至扩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是迈克生物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 南岂珵
来源 |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
迈克生物交出低预期的半年报。
财报显示,迈克生物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81亿元,同比下降22.51%;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91%;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55.41%。
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4亿元,同比下降17.82%;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71.58%;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70.85%。
和业绩一起下跌的还有迈克生物的股价。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迈克生物半年报披露的三个交易日(7月31日至8月2日),股价连续下跌。截至8月3日,迈克生物报15.33元/股,市值93.89亿元。
半年度净利润减半
7月29日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中,迈克生物就业绩下滑解释了两点原因:
其一、“受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公司自主产品中分子诊断产品销售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同时相关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有所增加,导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下降。”
迈克生物分子诊断产品包含样本采集(细胞保存液)、提取(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N32和N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荧光PCR(呼吸道系列检测试剂、N90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仪等)、数字PCR(呼吸道系列检测试剂、耐药基因系列检测试剂等)。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迈克生物自主产品实现营收8.67亿元,同比下降23.69%,占总营收比例为62.76%,其中分子诊断类试剂营收由去年同期的3.93亿元同比下降98.55%至0.057亿元。同时,分子诊断类试剂需求下降致使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准备0.49亿元。
其二、“自主产品已逐渐具备在生化、免疫、尿液、血细胞、凝血等多平台产品系列化系统化以及整体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加速自主产品营销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代理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分析来看,一半原因归咎于外部市场需求问题,另一半原因涉及内部产品结构调整。相比内部原因,迈克生物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更多来自外部市场。
迈克生物和其他体外诊断企业一样,受益于新冠疫情在过去三年获得比较高的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迈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7.04亿元、39.81亿元,同比增长14.92%、7.47%;归母净利润7.94亿元、9.57亿元,同比增长45.20%、22.02%。
以2021年度财年为论,迈克生物将自主产品分为常规检测产品和新冠检测产品(属于分子平台),其中常规产品销售收入15.83亿,新冠检测产品营收7.16亿(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同比增长24.19%)。
随着疫情的结束,“新冠受益股”在高基数和需求减退的影响下出现业绩下滑,迈克生物也不例外。2022年迈克生物营收同比下滑9.35%至36.08亿元;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下滑30.02%。2023年半年报的表现则进一步兑现这一预期。
不过,排除疫情的阶段性扰动,可以发现,现在的问题不是迈克生物不再优秀,而是关于它优秀到何种程度。换言之即,回归常规检测产品能否填补新冠检测等分子诊断产品需求减退而留下的业绩空缺?
根据Frost&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43亿元,2016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预计到2024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1957亿元,2021年~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6.3%。
行业的角度来看,增长性毋庸置疑。问就在于增长能实现到什么程度,毕竟体外诊断市场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整体市场呈现小而散,对于二级市场的具体公司来说,千亿级规模的意义又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
而就迈克生物自身而言,业务布局比之迈瑞医疗、亚辉龙等还存在一定差距。财报显示,迈克生物自主产品的用户覆盖全国八千余家各级医疗机构,其中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 24% 和 57%。
对比一下迈瑞医疗、新产业、亚辉龙(由于本文截稿前,部分2023年半年报尚未披露,以2022年财年为维度),迈瑞医疗、新产业、亚辉龙全国三甲医院数量覆盖率分别为 99%、55.66%、61.96%。
重构业务结构
2023年,迈克生物的策略是提升自主产品销售占比。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自主产品更利于打造口碑和品牌,也有更高的利润率(自主产品毛利率为70.88%,代理产品毛利率为21.43%)。
具体怎么做?迈克生物提出,坚实的研发实力和不断壮大的研发储备是公司始终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未来持续发展并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
根据财报披露,迈克生物一贯坚持将每年净利润的25%至30%投入到自主研发中,过去5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11亿元,占自主产品收入13.73%。上半年研发投入1.64亿元,占自主产品收入的18.89%,较上年同期增长32.76%;新增产品 38项,累计取得495项产品注册证。
我们认为,业务结构的调整,自主产品销售占比和自主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将成为迈克生物中长期业绩驱动的重要动能。
不过就目前而言,这一动能并非完全释放,而策略的调整也并未挽回投资者对其的信心。
从迈克生物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轨迹来看,自2020年6月股价创下63.99元/股的高点后,就一路下跌。期间为护盘,迈克生物进行了多次股票回购,但仍无法遏制公司股票下挫趋势。2022年及2023 年1-7 月,迈克生物股价分别跌去39.24%、10.28%。
不看好迈克生物的不仅仅是投资者,其实际控制人及股东也早已开始减持套现。
迈克生物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唐勇、郭雷、王登明、刘启林,此外,郭雷与上海阿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阿杏延安2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海阿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阿杏延安2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形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2019年8月,王登明、刘启林分别减持了367.81万股、700万股股份,合计套现约2.20亿元。当年12月,郭雷减持824.50万股股份,套现超2亿元。一年后的2020年12月,王登明、郭雷合计减持1109.55万股,估算套现金额近5亿元。
上述三次减持,王登明、刘启林、郭雷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合计套现了逾9亿元。
迈克生物的其他股东也在减持,如曾经的持股5%以上重要股东王传英,仅在2019年12月就减持了237.22万股股份,套现约0.64亿元。
综上,无论是在股价层面,还是在业绩层面,想要在竞争日渐激烈的体外诊断行业恢复增长乃至扩展更大的市场空间,迈克生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